殉义忘生的成语故事


殉义忘生

拼音xùn yì wàng shēng

基本解释殉:献出生命。为追求正义而献身。

出处唐·陈子昂《为苏宏晖谢表》:“臣等殉义忘生,报恩惟死,不任感激庆戴之至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殉义忘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殉义忘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妻儿老少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9卷:“引了妻儿老少,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,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。”
呼之即来,挥之即去 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使黯(汲黯)任职居官,无以逾人。然至其辅少主,守城深坚,招之不来,麾之不去,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。”
识才尊贤 明·李贽《焚书·复麻城人书》:“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人下士,识才尊贤又如此。”
失张失智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常言‘人贫智短’,他恁地贫困,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?”
金舌弊口 《荀子·正论》:“金舌弊口,犹将无益也。”
搔到痒处 唐·杜牧《读韩杜集》诗:“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抓。”
事危累卵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故曹小国也,而迫于晋楚之间,其君之危,犹累卵也。”
筋疲力倦 鲁迅《花边文学 安贫乐道法》:“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,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,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”
呼吸之间 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决胜负于一朝,定成败于呼吸。”
芟夷大难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今操芟夷大难,略已平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