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问皂白的成语故事


不问皂白

拼音bù wèn zào bái

基本解释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

出处郁达夫《沉沦》五:“太阳已经起来了。他不问皂白,一直的往东走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问皂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问皂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骈肩接迹 宋·刘炎《迩言》:“游者骈肩接迹,观者啧啧咏叹。”
梗顽不化 《续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目下山东有名绿茶,可知道他们形状否;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,还有梗顽不化,本事十分利害的否?要一一请教。”
践规踏矩 清 曾国藩《送唐先生南归序》:“考乎其从游之徒,则践规踏矩,仪型乡国。”
扬镳分路 《隋书·高祖记》:“已诏使人,所在赈恤,扬镳分路,将遍四海,必令为朕耳目。”
死重泰山 语出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死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
斯文扫地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那位少爷话也收了;接过卷子来,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。”
伐异党同 《后汉书 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怀经协术,所在雾会。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。”
魂耗魄丧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府县·邑令轻重》:“其视州县守令,若鹓鸾之视腐鼠,一或得之,魂耗神丧,对妻子失色,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。”
少头无尾
泽及万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