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苇可航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 wěi kě háng
基本解释一苇:一捆芦苇。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。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,不难渡过。亦作“航一苇”。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。
出处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邵传》:“长江之限,不可久恃,苟我不守,一苇可航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一苇可航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一苇可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志在四方 | 元 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三折:“立忠信男儿志四方,居王佐丹房定八方,抚万姓,定边疆。” |
随风倒舵 | 宋·陆游《醉歌》:“相风使帆第一筹,随风倒舵更何忧。” |
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八回:“施主莫恼。‘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’你就与我说说地名如何?我也可解得你的烦恼。” |
及锋而试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。日夜企而望归,及其锋而用之,可以有大功。” |
捏手捏脚 |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捏手捏脚,直到房中,并无一人知觉。” |
甜言软语 | 宋 赵长卿《柳梢青》词:“甜言软语,长记那时,萧娘叮嘱。” |
筋疲力倦 | 鲁迅《花边文学 安贫乐道法》:“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,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,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” |
苦语软言 | 南朝·梁·刘孝绰《栖隐寺碑》:“苦语软言,随方弘训。” |
産业工人 | |
荡然肆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