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死扶危的成语故事

拼音jiù sǐ fú wēi
基本解释救护生命垂危者,照顾危亡者。
出处唐 张鷟《龙筋凤髓判 左右骁卫》:“重人贱畜,往哲之嘉猷;救死扶危,明王之盛事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救死扶危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救死扶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坎止流行 | 语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寥廓忽荒,与道翱翔。乘流则逝,得坎则止。”颜师古注:“孟康曰:‘《易》坎为险,遇险难而止也。’张晏曰:‘谓夷易则仕,险难则隐也。’” |
绳其祖武 | 《诗经 大雅 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 |
冤各有头,债各有主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六回:“武松捋起双袖,握着尖刀,指何九叔道:‘小子粗疏,还晓得冤各有头,债各有主。你休惊怕,只要实说,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,便不干涉你!’” |
听命由天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不若放宽了心度日去,听命由天。” |
卖儿贴妇 | 《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》:“陛下起此寺,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,佛若有知,当悲哭哀愍。” |
白骨再肉 | 唐 张文成《游仙窟》:“十娘怜悯客人,存其死命,可谓白骨再肉,枯树重花。 |
拾人唾余 | 梁启超《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》:“事事落人之后,拾人唾余。” |
脣亡齿寒 | |
覩始知终 | |
大人无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