误入歧途的成语故事


误入歧途

拼音wù rù qí tú

基本解释误:受惑;歧途:错误的道路。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。

出处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2回:“弟子方可日渐精进,不致误入歧途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误入歧途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误入歧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无计可施 元 无名氏《施仁义刘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使小圣展转彷徨,无计可施。”
言不尽意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
毫不迟疑 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。”
安家立业 梁斌《漫谈<红旗谱>的创作(代序)》:“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,在关东挖参、淘金,积了一些钱,回来安家立业,准备报仇。”
耿耿此心 清·黄宗羲《感旧》:“寒江才把一书开,耿耿此心不易灰。”
怒猊渴骥 《新唐书·徐浩传》:“始,浩父峤之善书,以法授浩,益工。尝书四十二幅屏,八体皆备,草隶尤工,世状其法曰‘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。’云”
河斜月落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偷曲》:“你看河斜月落,斗转参横,不免回去罢。”
上梁不正下梁歪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上不正,下参差。”
按甲寝兵 晋 司马彪《九州春秋 傅干》:“吴有长江之险,蜀有崇山之阻,难以威服,易以德怀。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,息军养士,定土分封,论功行赏。”
参错重出 唐·韩愈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》:“万端千绪,参错重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