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古喻今的成语故事


以古喻今

拼音yǐ gǔ yù jīn

基本解释喻:说明。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。

出处《北史 长孙嵩传》:“昔叔孙辞沃壤之地,萧何就穷僻之乡,以古方今,无渐曩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以古喻今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以古喻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人言可畏 《诗经 郑风 将仲子》:“人之多言,亦可畏也。”
草木皆兵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大有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之感。”
枕戈待命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》:“张统制现带有可靠军队数营,在汉口刘家庙枕戈待命。”
千里同风 汉·王充《论衡·雷虚》:“夫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共雷。”
歧路徘徊 南朝 齐 谢眺《观朝雨》:“动息无兼遂,歧路多徘徊。”
狗心狗行 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三折:“这等人玩的是狗气狗声,这等人使的是狗心狗行。
退步抽身
云趋鹜赴 清·魏源《淮北票盐志叙》:“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,而纲商岸悬课绌,票商云趋鹜赴者,何哉?”
逐近弃远 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汉书五行志错误》:“今班《志》所引,上自周之幽厉,下终鲁之定哀,而不云《国语》,惟称《史记》,岂非忘本徇末,逐近弃远者乎?”
心平气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