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节卑体的成语故事


屈节卑体

拼音qū jié bēi tǐ

基本解释屈节:折节;卑:低。降低自己的心志低声下气去服侍别人。

出处东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姓命》:“所以表情见意,屈节卑体尊事人者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屈节卑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屈节卑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法外施仁 明 李清《三垣笔记 附识中》:“其驰驱通义一带,亦不无微劳可悯。乞皇上法外施仁,俯从部议。”
兵强则灭 《列子 黄帝》:“老聃曰:‘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’”按今本《老子》作“兵强则不胜,木强则兵。”
水泄不透 鲁迅《而已集·扣丝杂感》:“我觉得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,围得水泄不透。”
笔走龙蛇 唐 李白《草书歌行》:“恍恍如闻神鬼惊,时时只见龙蛇走。”
蜂腰猿背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:“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,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:越显得蜂腰猿背,鹤势螂形。”
大辩若讷 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真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
摇头叹息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24章:“他们睁着眼睛不看责任制带来的好处,只管继续摇头叹息:‘社会主义已经不成体统了’。”
彻底澄清 《北史·宋世良传》:“府君非惟善政,清亦彻底。”
弥日亘时 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:“言谈赏笑,弥日亘时,未尝倦苦。”
勿念旧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