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寸之末的成语故事

拼音fēn cùn zhī mò
基本解释比喻微少、细小。
出处南朝 梁 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宁当争分寸之末,竞锥刀之利哉?”
暂未找到成语分寸之末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分寸之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寸阴是惜 | 南朝·梁·周兴嗣《千文字》:“尺壁非宝,寸阴是竞。” |
书不尽言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’” |
体无完肤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》:“子忠与艾俱死”晋 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师纂亦与艾俱死,纂性急少恩,死之日体无完肤。” |
卖妻鬻子 | 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五回:“男女等也是良家儿女,只因命运淹蹇,又值恶薄时年,卖妻鬻子,家业凋零,出于无奈,只得做这偷摸的勾当。” |
遗簪坠屦 | 《北史 韦瓊传》:“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,恶与之同出,不与同归。吾之操行,虽有不逮前烈,然舍旧录新,亦非吾志也。” |
酣嬉淋漓 | 宋·欧阳修《〈释秘演集〉序》:“时人不能用其材,曼卿亦不屈以求合。无所放其意,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。” |
含笑九原 | 宋·王十朋《王忠文公集·黄府君挽词四首》:“齿发如公自古稀,定应含笑九原归。” |
浮收勒折 | 清·冯桂芬《江苏减赋记》:“意甚决,是将奉旨浮收勒折矣。” |
半文半白 | 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主要的缺点就是古文多,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。” |
浪漫谛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