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盘烛龠的成语故事


钟盘烛龠

拼音zhōng pán zhú yuè

基本解释烛:指烛光;龠:古时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。形容因学识浅陋而造成错误。

出处宋·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,或告之曰:‘日之状如铜盘。’扣盘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光如烛。’扪烛而得其形。他日揣龠,以为日也


暂未找到成语钟盘烛龠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钟盘烛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唠唠叨叨 宋 郑思肖《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》:“古人胸中高明,一见便了……未若后世唠唠叨叨,支支离离,弃本逐末,侈为乖谬。”
意想不到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回:“今日这般寒冷,满天雪片飘扬,仙姑忽来下顾,真是意想不到。”
一无可取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》:“心中大怒道:‘原来这俗物,一无可取,都只管来缠帐,几乎错认了。”
疾霆不暇掩目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故善用兵者,见敌之虚,乘而勿假也,追而勿舍也,迫而勿去也,击其犹犹,陵其与与,疾雷不及塞耳,疾霆不暇掩目。”
起根发由
胼胝手足 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二章:“农民穷苦,胼胝手足以经营之,而终岁之勤,一粒无获。”
拾金不昧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把家人名分扯倒,又表其拾金不昧。”
余声三日 语出《列子·汤问》:“(韩娥)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绕梁欐,三日不绝。”
喜形于颜 《南齐书·柳世隆传》:“而攸之始奉国讳,喜形于颜。”
欲哭无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