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症之药的成语故事


对症之药

拼音duì zhèng zhī yào

基本解释针对病根下的药。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。

出处《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》:“府吏倪寻、李延共止,俱头痛身热,所苦正同。佗曰:'寻当下之,延当发汗。'或难其异,佗曰:'寻外实,延内实,故治之宜殊。'即各与药,明旦并起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对症之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对症之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大手笔 《晋书·王珣传》:“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”
百年之业 东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国藉十世之基,家承百年之业。”
有家难奔 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四折:“你可为甚么切齿嚼牙恨,这是你自做的来有家难奔。”
汉武托孤
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 唐·陆贽《奉天论延访朝臣表》:“故喻君为舟,喻人为水,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,舟即君道,水即人情,舟顺水之道则浮,违则没。”
白黑不分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刘向传》:“今贤不肖浑淆,白黑不分,邪正杂糅,忠谗并进。”
奋笔直书 清 墨憨斋《醒名花》第十四回:“贤侄今日,奋笔直书,如行云流水,珠玑错落,俊爽之才,有同健鹰之摩秋汉,真命世杰也,与古人何多让焉,将来正未可量。”
含血潠人
悬壶问世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费长房传》:“市中有老翁卖药,悬一壶于肆头。及市罢,辄跳入壶中,市人莫之见。”
文无定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