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守成规的成语故事

拼音gù shǒu chéng guī
基本解释成规:现成的规矩、制度。指思想固执保守,守着老规矩不放,不思改革进取。
出处邓小平《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》:“我们过去固守成规,关起门来搞建设,搞了好多年,导致的结果不好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固守成规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固守成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同心协力 | 《梁书 王僧辩传》:“讨逆贼于咸阳,诛叛子于云梦,同心协力,克定邦家。” |
金印紫绶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国、丞相皆秦官,金印紫绶。” |
无庸置辩 | 郭沫若《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》:“尊重民族形式并不是复古,那是无庸置辩的。” |
不习水土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》:“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,不习水土,必生疾病。” |
父子兵 | 战国·卫·吴起《吴子·治兵》:“与之安,与之危,其众可合而不可离,可用而不可疲,投之所往,天下莫当,名曰父子之兵。” |
志大量小 | 宋·苏轼《贾谊论》:“贾生志大而量小,才有余而识不足也。” |
刻船求剑 | 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因习》:“夫事有贸迁,而言无变革,此所谓胶柱而调瑟,刻船以求剑也。” |
不壹而足 | 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御使大夫财禹、博士匡衡以为《春秋》之义‘许夷狄者,不壹而足’,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,所在绝远,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节制之,不皆称其所求也。” |
还醇返朴 | 胡朴安《<中国文学史>序》:“玄宗雅尚儒术,崇实黜华,群臣亦厌虚浮,还醇返朴。” |
遁天妄行 | 南朝·宋·宗炳《明佛论》:“皆违理谬感,遁天妄行,弥非真有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