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士仁人的成语故事


志士仁人

拼音zhì shì rén rén

基本解释志向宏伟、道德高尚的人。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。(仁:仁爱;高尚)。
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志士仁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志士仁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阿娇金屋 语出旧题汉 班固《汉武故事》:汉武帝幼时曾对姑母长公主说:“若得阿娇(姑母之女)作妇,当以金屋贮之。”
幸反为祸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遇合》:“任久不胜,则幸反祸。”
北门之管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:‘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,若潜师以来,国可得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管,钥也。”
压肩叠背 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回:“江州府看的人,真乃压肩叠背,何止一二千人。”
熊经鸟曳 《弘明集·正诬论》:“且夫熊经鸟曳,导引吐纳,辍黍稷而御英蕊。”
无幽不烛 《晋书·元帝纪》:“陛下明并日月,无幽不烛,深谋远猷,出自胸怀。”
班衣戏采 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虽无儿,效老莱,班衣戏采。”
攻城略池
百年之欢
班妾辞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