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头两面的成语故事

拼音sān tóu liǎng miàn
基本解释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。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。
出处唐 李商隐《杂纂》:“三头两面趋奉人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三头两面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三头两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小巫见大巫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》:“小巫见大巫,拔茅而弃。” |
鸟语花香 | 宋 吕本中《庵居》诗:“鸟语花香变夕阴,稍闲复恐病相寻。” |
安如磐石 |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 |
进退荣辱 | 唐·白居易《答户部崔侍郎书》:“虽鵩鸟集于前,枯柳生于肘,不能动其心也;而况进退荣辱之累耶?” |
应声虫 | 唐·刘束《隋唐嘉话》:“有患应声病者,问医官苏澄,……过至他药,复应如初。澄因为处方,以此药为主,其病自除。” |
鼻孔撩天 | 宋陆游《入蜀记》卷五:“荆州绝无禅林,惟二圣而已。然蜀僧出关,必走江浙,回者又已自谓有得,不复参叩。故语云:‘下江者疾走如烟,上江者鼻孔撩天。徒劳他二佛打供,了不见一僧坐禅。’” |
看风驶船 |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17章:“他暗自决定:先应下,事到临头,再看风驶船,见机行事。” |
目使颐令 | 《新唐书 王翰传》:“家畜声伎,目使颐令,自视王侯,人莫不恶之。” |
逢场竿木 | 语出《五灯会元·南岳让禅师法嗣·江西马祖道一禅师》:“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” |
积功兴业 | 《意林》卷五引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傅子曰:‘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,治国有分,御军有法,积功兴业,事得其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