蟠木朽株的成语故事


蟠木朽株

拼音pán mù xiǔ zhū

基本解释株:树根。盘曲之木,朽烂的根。比喻无用之材。

出处唐·骆宾王《上李少常伯启》:“宾王蟠木朽株,散欐贱质,墙面难用,灰心易寒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蟠木朽株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蟠木朽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断断续续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4回:“只见水面上或一朵,或两瓣,断断续续,皆有桃花。”
黄耳传书 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初机有俊犬,名曰黄耳,甚爱之。既而羁寓京师,久无家问,……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,犬寻路南走,遂至其家,得报还洛。其后因以为常。”
比户可封 见“比屋可封”。
群英荟萃
反听内视 《史记 商君列传》:“反听之谓聪,内视之谓明,自胜之谓强。《后汉书 王允传》:“夫内视反听,则忠臣竭诚;宽贤务能,则义士厉节。”
龙威燕颔 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杂记·阿文成公》:“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,见之,乃身裁短小,弱不胜衣,并无龙威燕颔之相也,亦奇矣哉!”
不肖子孙 宋 邵雍《盛衰吟》:“克肖子孙,振起家门;不肖子孙,破败家门。”
后不僭先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0回:“你这么明白的人,难道连‘亲不隔疏、后不僭先’也不知道?”
黑脖溜粗
再实之木,其根必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