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短取长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ě duǎn qǔ cháng
基本解释短:短处,缺点;长:长处,优点。不计较别人缺点,取其长处,予以录用。
出处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若能修六艺之术,而观此九家之言,舍短取长,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舍短取长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舍短取长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画龙点睛 | 唐 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》:“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 |
融汇贯通 | 秦牧《艺海拾贝 独创一格》:“郑板桥学习任何东西,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汇贯通,发扬创造性。” |
革故鼎新 | 《周易 杂卦》:“革,去故也,鼎,取新也。” |
应付裕如 | 周而复《白求恩大夫》:“他跟随白大夫将近一年的时间,见习过上千次的大小手术,许多许多大手术他都应付裕如,很有经验了。” |
女中尧舜 | 《宋史·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》:“临政九年,朝廷清明,华夏绥定……人以为女中尧舜。” |
一心一力 |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自阖营将弁,以及士卒,无不一心一力。” |
朱槃玉敦 | 《周礼·天官·玉府》:“若合诸侯,则共珠槃玉敦。” |
目瞪舌挢 | 谭嗣同《思纬氤氲台短书一报元征》:“向之主战者,乃始目瞪舌挢,神丧胆落,不敢出一语。” |
敝扫自珍 | |
原始公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