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战必危的成语故事


忘战必危

拼音wàng zhàn bì wēi

基本解释战:战备。危:危险,危机。国虽大,好战必亡,天下虽平,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。
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“国虽大,好战必亡;天下虽平,忘战必危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忘战必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忘战必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头上安头 宋 黄庭坚《拙轩颂》:“何况头上安头,屋下盖屋,毕竟巧者有余,拙者不足。”
闻名不如见面 《北史·列女传》:“吾闻闻名不如见面,小人未见礼教,何足责哉。”
铁面枪牙 明 李贽《咏古》之一:“卧薪尝胆为吞吴,铁面枪牙是丈夫。”
披榛采兰 《晋书 皇甫谧传》:“陛下披榛采兰,并收蒿艾,是以皋陶振褐,不仁者远。”
沉思默想 魏巍《路标》:“在沉思默想的时候,我仿佛听到一种深沉有力的呼喊。”
大喊大吼 邓小平《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》:“不是巩固这几年大喊大吼的东西,而是巩固原来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经验、好作风、好做法。”
铁达铁达
乌有子虚
三鹿郡公
雀跃欢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