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龙刻鹄的成语故事


画龙刻鹄

拼音huà lóng kè hú

基本解释比喻好高鹜远,终无成就。同“画虎刻鹄”。

出处清 唐孙华《送吴振西北游》诗:“东箭南金谁国士,画龙刻鹄半虚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画龙刻鹄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画龙刻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知往鉴今 明·无名氏《太平宴》第一折:“知往鉴今,驱曹荡吴,非同小可也。”
家业雕零 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楔子:“不幸轮到老身,家业雕零,无人养济。”
云泥殊路 北魏·荀济《赠阴梁州》:“云泥已殊路。”
无际可寻 《魏书·李孝伯李冲传论》:“人参心膂,出干政事,献可替否,无际可寻。”
别无二致 郭沫若《海涛集 徐家埠》:“江西境内的风物,太平淡无奇了。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。”
一夫当关,万夫莫摧 张天翼《儿女们》:“天门口是个要隘,非造门栅不可。一夫当关,万夫莫摧。”
多愁多病 宋 柳永《倾杯》词:“早是多愁多病,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。”
舞爪张牙 元·李文蔚《张子房祀桥进履》第一折:“那虎他舞爪张牙,将你来拦定。”
慰藉心灵
令名不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