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不忘衰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èng bù wàng shuāi
基本解释盛:兴隆,盛大。兴盛时不忘记衰败时。形容安不忘危,能深谋远虑。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及孝元时,仪罢守塞之备,侯应以为不可,可谓盛不忘衰,安必思危,远见识微之明矣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盛不忘衰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盛不忘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钻木取火 | 唐·慧能《坛经·疑问品》:“若能钻木取火,淤泥定生红莲。” |
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 | 《晋书·孔严传》:“古人为政,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。” |
女子无才便是福 | 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第三卷:“昔人云:‘女子无才便是福。’然今之闺秀,比比是矣!” |
揎腕攘臂 | 清·戴名世《〈齐讴集〉自序》:“譬之盲僮跛竖,各以其意喜怒主人,而揎腕攘臂于藩篱之外,而主人曾莫知之也。” |
闲花野草 | 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将军战马今何在?野草闲花满地愁。”元·无名氏《渔樵记》第三折:“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,野草闲花作近邻。” |
披缁削发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何不舍离爱欲,披缁削发,就此出家。” |
不可估量 | 邓小平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》:“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,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,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。” |
忠言谠论 | 宋·宋孝宗《经进东坡文集序》:“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,忠言谠论,立朝大节,一时廷臣无出其右。” |
一石激起千层浪 | |
东墙窥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