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短就长的成语故事


弃短就长

拼音qì duǎn jiù cháng

基本解释谓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。

出处东汉·孔融《肉刑议》:“胡明德之君,远度深惟,弃短就长,不苟革其政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弃短就长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弃短就长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奔走相告 宋 张孝祥《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》:“诏天下之日,淮民欢呼,奔走相告,自州达之县。”
文圆质方
止谤莫如自修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昶传》:“谚曰:‘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自修。’斯言信矣。”
计功补过 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》:“齐恒先有匡周之功,后有来项之罪,君子计功补过。”
跋扈自恣 《明史 外国传九 朵颜》:“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,东勾土蛮,西结婚白洪大,以扰诸边。”
洞察其奸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2回:“倘明哲君子,洞察其奸,于家中妇女不时正言规劝,以三姑六婆视为寇仇。”
谈吐生风 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田荔裳》:“则其人殊魁梧俊伟,谈吐生风。”
胸中柴棘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人谓庾元规名士,胸中柴棘三斗许。”
讬物陈喻
恃直不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