赃贿狼藉的成语故事


赃贿狼藉

拼音zāng huì láng jí

基本解释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亦作“赃贿狼籍”。

出处《陈书 蔡景历传》:“天嘉之世,赃贿狼藉,圣恩录用,许以更鸣,裂壤崇阶,不远斯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赃贿狼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赃贿狼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肥马轻裘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赤之适齐也,乘肥马,衣轻裘。”
点铁成金 宋 黄庭坚《答洪驹父书》:“古之能为文章者,真能陶冶万物,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,如灵丹一粒,点铁成金也。”
曲意承奉 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方正》:“有曲意承奉者,未尝喜,不见者,未尝怒也。”
莫逆之友 《周书·张轨传》:“与乐安孙树仁为莫逆之友,每易衣而出。”
直而不挺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夫君子直而不挺,曲而不讪。”
病由口入 《云笈七签》卷三五:“病由口入,节宣方也;生劳败静,养道性也。”
引为口实 许德珩《回忆蔡元培先生》:“北洋军阀政府对他在教育事业上力图革新,极为不满,尤其对于北京大学男女同校一节,引为口实。”
斲雕为朴
训练有方
危机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