拄笏看山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ǔ hù kàn shān
基本解释拄:支撑;笏: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。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。
出处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,桓谓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当相料理。’初不答,直高视,以手版拄颊云:‘西山朝来,致有爽气。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拄笏看山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拄笏看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令人满意 | 邓小平《太行区的经济建设》:“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。” |
理过其辞 | 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:“稍尚虚谈,于时篇什,理过其辞,淡乎寡味。” |
心折首肯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四回:“便一五一十,把谭孝移品行端方,素来的好处,说个不啻口出。东宿闻之心折首肯。” |
皮肤之见 | 宋·阮逸《<文中子>序》:“或有执文昧理,以模范《论语》为病,此皮肤之见,非心解也。” |
刮目相待 | 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 |
土穰细流 | 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是以太山不让土穰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 |
睚眦之嫌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胡四娘》:“冀四娘念手足之义,而忘睚眦之嫌。” |
频频告捷 | |
壹留兀渌 | |
原情定罪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