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泐海枯的成语故事


石泐海枯

拼音shí lè hǎi kū

基本解释直到石头碎裂,海水干涸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。

出处清·倪会鼎《与人书》:“倘邀数行,与贵通家商此数种,传之通邑大都,此为寿我先人,虽石泐海枯,义存无斁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石泐海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石泐海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纸老虎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94回:“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,望之若真,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,决不能持于久远。”
一不做,二不休 唐 赵元一《奉天录》第四卷:“光晟临死而言曰:‘传语后人,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’”
颜面扫地 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戴过一次高帽子的,从此颜面扫地,做不起人。”
朝折暮折 唐 崔颢《行路难》诗:“我昔初在昭阳时,朝折暮折登王墀。”一本作“朝攀暮折”。
戚戚具尔 《诗经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”
有征无战 《晋书·乐志下》:“言宣帝致讨吴方,有征无战也。”
才大心细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0回:“加写‘才大心细,能负责任’两考语。”
回生起死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回:“回生起死妙难言,拯惫扶危更多益。”
耸动听闻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洪君畴》:“‘职臣在宪府,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,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。’固已耸动听闻矣。”
夜行被绣 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“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