撞钟击鼓的成语故事


撞钟击鼓

拼音zhuàng zhōng jī gǔ

基本解释奏乐,指寺院的晨钟暮鼓。

出处战国·郑·墨翟《墨子·非乐上》:“撞巨钟,击鸣鼓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撞钟击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撞钟击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先得我心 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所同然者何也?谓理也、义也。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,故理义之悦我心,犹刍豢之悦我口。”
国富兵强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,诸侯先迎之者,富而兵强。”
饮泉清节 《晋书·良吏传·吴隐之》载:隆安中,吴为广州刺史,经石门,“有水名贪泉,饮者怀无厌之欲”,吴“至泉所,酌而饮之,因赋诗:‘古人云此水,一歃怀千金。试使夷齐饮,终当不易心。’”抵任后,吴“清操逾厉”。
化零为整 毛泽东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四章:“集中使用兵力,即所谓‘化零为整’的办法,多半是在敌人进攻之时为了消灭敌人而采取的。”
甘居人后 明 张岱《自为墓志铭》:“夺利争名,甘居人后;现场游戏,肯让人先。”
赤身裸体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4回:“耀武扬威,辱骂不绝;多有解衣卸甲,赤身裸体,或谁或坐。”
钩玄提要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记事者必提其要,纂言者必钩其玄。”
危于累卵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当是时,魏危于累卵,天下之士相从谋。”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。”《后汉书·申屠刚传》:“国家危弱,奸谋不禁;六极之效,危于累卵。”
乘敌之隙 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自古无不犯错误的将军,敌人之有岔子可寻,正如我们自己也难免出岔子,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。”
名登鬼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