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挂瓢的成语故事


箕山挂瓢

拼音jī shān guà piáo

基本解释用为隐居不仕之典。

出处明 敬虚子《小隐书 许由》载: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,颖水之阳,躬耕自食,以手掬饮。人遗一瓢,挂于树,风吹历历作声,以为烦,弃之。


暂未找到成语箕山挂瓢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箕山挂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低声哑气 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“陈颜低声哑气答道:‘本县知县相公,在此拜方义士。’”
百紫千红 宋 王安石《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》诗之一:“幕天无日地无尘,百紫千红占得春。”宋 辛弃疾《定风波 赋杜鹃花》词:“百紫千红过了春,杜鹃声苦不堪闻。”
戏蝶游蜂 唐 岑参《山房春事二首》:“风恬日暖荡春光,戏蝶游蜂乱人房。”
福无双至 汉 刘向《说苑 权谋》:“此所谓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者也。”
号令如山 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岳节使号令如山,若与之敌,万无生理,不如往降。”
一笔勾销 宋 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》第七卷:“公取班簿,视不才监司,每见一人姓名,一笔勾之。”
探骊得珠 清 陈其元《庸闲窄笔记 蒋振生书法论》:“如探骊得珠,觉前贤纷纷议论,均为饶舌矣。”
鼓噪而起 《谷梁传·定公十年》:“两君就坛,两相相揖,齐人鼓噪而起,欲以执鲁君。”
激越昂扬
与日俱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