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不重帛的成语故事


衣不重帛

拼音yī bù chóng bó

基本解释帛:布帛。不穿多层衣服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
出处《尹文子·大道》:“昔晋国苦奢,文公以俭矫之,乃衣不重帛,食不异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衣不重帛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衣不重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志气凌云 元·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第四折:“我如今状貌堂堂,威风赳赳,志气凌云。”
数白论黄 明 汤显祖《邯郸记 赠试》:“有家兄打圆就方,非奴家数白论黄。”
不败之地 先秦 孙武《孙子 形篇》:“故善者,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原始见终 汉·王充《论衡˙实知》:“凡圣人见祸福也,亦揆端推类,原始见终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臧洪传》:“仆虽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。”
破竹之势 《北史 周纪下 武帝》:“严军以待,击之必克。然后乘破竹之势,鼓行而东,足以穷其窟穴。”
含英咀华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沈浸醲郁,含英咀华。”
尽在不言中 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一折:“我正是满怀心腹事,尽在不言中。”
推天抢地 元·无名氏《神奴儿》第一折:“大嫂你靠这壁,休推天抢地。”
饱餐一顿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70回:“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,大盘大碗,齐齐整整,连手下人饱餐一顿。”
饮弹而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