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瞪口哆的成语故事


目瞪口哆

拼音mù dèng kǒu duō

基本解释瞪:眼睛发愣;哆:张口的样子。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。形容吃惊的样子。

出处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荆山客邸》:“翻揭席荐,无所见而出,面色如墨,目瞪口哆,不能复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目瞪口哆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目瞪口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对号入座 张恨水《夜深沉》第八回:“第三件事是去买两天对号入座的戏票子。”
锯牙钩爪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彼锯牙而钩爪,又循江而习流。”
蚌鹬争衡 蔡寅《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》:“蚌鹬争衡,鱼龙曼衍,离奇变幻之局,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。”
贤良方正 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当是之时,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,或至公卿大夫。”
千日斫柴一日烧
惊喜交集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八回:“此刻忽然的骨肉团圆,惊喜交加。”
深山大泽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23年》:“深山大泽,实生龙蛇。”
軲軲辘辘
旗旆成阴
沦肌浃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