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夺侵牟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ú duó qīn móu
基本解释渔夺:掠夺;侵牟:侵夺。指掠夺、榨取百姓财物。
出处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吏以货赂为市,渔夺百姓,侵牟万民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渔夺侵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渔夺侵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老妪能解 | 宋 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第一卷:“白乐天每作诗,问曰:‘解否?’妪曰:‘解’,则录之;不解,则易之。” |
一时之冠 | 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:“少有盛名,而高迈不羁,虽闲居终日,容止不怠,风流为一时之冠。” |
千头万绪 | 宋 朱熹《朱子类语》:“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,如春夏秋冬,千头万绪,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。” |
宗庙社稷 | 《周易·震》:“出,可以守宗庙社稷,以为祭主也。” |
唇干口燥 | 《古乐府·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。” |
深山穷谷 | 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其藏冰也,深山穷谷,固阴冱寒,于是乎取之。” |
人离乡贱 | 明·沈璟《埋剑记·柔远》:“自古道物离乡贵,人离乡贱;这语话,信非假,到如今转忆家。” |
乐而不荒 |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其余皆数世之主也。子展其后亡者也,在上不忘降。印氏其次也,乐而不荒。”又《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哀而不愁,乐而不荒,用而不匮,广而不宜。”杜预注:“节之以礼。” |
野人献芹 | 《列子·杨朱》:“昔人有美戎菽、甘台茎、芹萍子者,对乡豪称之,乡豪取而尝之,蜇于口,惨于腹。众哂而怨之,其人大惭。” |
私心杂念 | 郭小川《忆延安》:“在向阳的山坡上点起斗争火焰,扫荡着私心杂念,改造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