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齿伶牙的成语故事


利齿伶牙

拼音lì chǐ líng yá

基本解释伶:通“灵”,灵活,乖巧。能说会道。

出处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,那般的利齿伶牙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利齿伶牙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利齿伶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嘴直心快
闪烁其词 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25回:“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,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,更未可定。”
言者无罪 《诗经·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屑榆为粥 《新唐书·阳城传》:“岁饥,屏迹不过邻里,屑榆为粥,讲论不辍。”
两雄不并立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:“古语云‘两雄不并立’,何能风雨同舟?”
土八路 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51回:“汽车上的敌人,听见山坡上有人叫喊,一看是几个‘土八路’,跳下车来。”
负材任气 《南史·陈宜黄侯慧纪传》:“涉猎书史,负材任气。”
以意为之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,以中国为一人者,非意之也,必知其情,辟于其义,明于其利,达于其患,然后能为之。”
炳如观火 鲁迅《坟 文化偏至论》:“其词秩然有条,各分大义,炳如观火。”
衮衣西归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简文帝咸安元年》:“新政俟才,宜速铨补,俟东方化洽,当衮衣西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