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门投止的成语故事


望门投止

拼音wàng mén tóu zhǐ

基本解释投止:投宿。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。比喻情况急迫,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。
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》:“俭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门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望门投止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望门投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川流不息 南朝 梁 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川流不息,渊澄取映。”
犁牛之子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也》:“犁牛之子骍且角,虽欲勿用,山川其舍诸?”
丰功硕德 元·王恽《淇州创建故周府君祠碑铭》:“其丰功硕德,具载墓碑,兹不复云。”
福如海渊 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合欢》:“愿冯君福如海渊,愿冯君寿比南山。”
逆施倒行 孙中山《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》:“逆施倒行,以迄于今。”
家殷人足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临菑之涂,车毂击,人肩摩,连衽成帷,举袂成幕,挥汗成雨,家殷人足,志高气扬。”
优游不断 《汉书 元帝纪赞》:“牵制文义,优游不断。”
重明继焰 明·李贽《五宗说》:“因其支分派别,源流不绝,则名之曰宗;因其重明继焰,明明无尽,则称之曰灯,其实一也。”
一代儒宗
物壮则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