牵着鼻子走的成语故事


牵着鼻子走

拼音qiān zhé bí zǐ zǒu

基本解释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。比喻受人支配,盲目地听命于人。

出处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九章:“不能打草惊蛇,不能让敌人牵住鼻子走,这是兵家最忌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牵着鼻子走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牵着鼻子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乐道好古 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纵虎归山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刘巴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”
一人传十,十人传百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回:“一人传十,十人传百,都道:‘我等背正从逆,天理难容。’”
桃夭柳媚 三国·蜀·毛文锡《赞浦子》词:“锦帐添香睡,金炉换夕熏。懒结芙蓉带,慵拖翡翠裙。正是桃夭柳媚,那堪暮雨朝云。”
珠玑咳唾 汉·赵壹《刺世疾邪赋》:“势家多所宜,咳唾自成珠。”
劳民动众 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高祖纪》:“纪年之挽粟飞刍,继日而劳民动众,常烦漕运,不给供须。”
省愆寡过 清·林则徐《通饬各属命盗各案赶紧审解札》:“要知早结一日,少抢一人,皆可省愆寡过,复何惮而不为乎?”
金章玉句 宋·杨万里《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》:“先生半酣染霜免,金章玉句诗空万古。”
脸憨皮厚
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