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跌不振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 diē bù zhèn
基本解释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同“一蹶不振”。
出处宋 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下:“房次律为宰相,当中原始乱时,虽无大功,亦无甚显过,罢黜盖非其罪。一跌不振,遂至于死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一跌不振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一跌不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高顾遐视 | 明·方孝孺《答俞敬德书》:“某鄙朴戆讷,言行不能及古人,器识不足以达时务,然守愚,孑然莫与,徒望望然高顾遐视而不合于时,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讪,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。” |
溘先朝露 | 唐 李德裕《张辟疆论》:“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,则刘氏之业必归吕宗。” |
临难不顾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齐王房传》:“扬六军之大势,安城守之惧心,临难而不顾,毕志传命。” |
开国功臣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回:“他见单雄信好客,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,因此借寓东岳庙中,图与交往。” |
斗智斗力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汉王笑谢曰:‘吾宁斗智,不能斗力。’” |
响震失色 |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:“权以示群下,莫不震响失色。” |
互相标榜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党锢传序》:“自是正直废放,邪枉炽结,海内希风之流,遂互相标榜,指天下名士,为之称号。” |
繁剧纷扰 | 宋·苏洵《养才》:“坐之于繁剧纷扰之中而不乱。” |
揣骨听声 | 宋·彭乘《墨客挥犀》卷一:“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,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。此又耳鉴之下,谓之揣骨听声。” |
密密稠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