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上生枝的成语故事


节上生枝

拼音jié shàng shēng zhī

基本解释节: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。枝节上又生出枝桠。比喻在不应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问题。

出处宋·朱熹《答吕子约书》:“读古人书,直是要虚著心,大著肚,高著眼,方有少分相应,若左遮右拦,前拖后拽,随语生解,节上生枝,则更读万卷书,也无用处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节上生枝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节上生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天高地厚 《诗经 小雅 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;谓地盖厚,不敢不脊。”
于事无补 丁玲《风雨中忆萧红》:“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,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。”
淡然处之 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五章:“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。”
东食西宿 汉 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齐人有女,二人求之。东家子丑而富,西家子好而贫。父母疑不能决,问其女,定所欲适。……女云:‘欲东家食,西家宿。’”
魂惊魄落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诗案》:“此本一上,这厮不独削籍清朝,抑且置身圜土,使众人魂惊魄落,舌结口钳。”
启聩振聋 清·邓显鹤《邹君墓志铭》:“居德善俗,启聩振聋,儒者之效,匪徒言说。”
兽困则噬 《宋史·谢晦传》:“然归死难图,兽困则噬,是以爰整其旅,用为过防。”
一雪前耻
移辕之赏
命薄相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