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钵催诗的成语故事

拼音jī bō cuī shī
基本解释指限时成诗。比喻诗才敏捷。
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七步八叉,具有成例,古人击钵催诗,我要击钵了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击钵催诗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击钵催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 |
言之成理 | 先秦 荀况《荀子 非十二子》:“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 |
得意不宜再往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回:“包公摇头道:‘得意不宜再往,待我细细思索便了。’” |
一穷二白 | 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:“我曾经说过,我们一为'穷',二为'白'。'穷'就是没有多少工业,农业也不发达。'白'就是一张白纸,文化水平、科学水平都不高。 |
摩肩接踵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临淄之途,车毂击,人肩摩。” |
不知纪极 | 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无厌之心,不知纪极。” |
转眼之间 | 明 胡文焕《群音类选 葛衣记 荐之知信》:“无端平地起波涛,转眼之间忘久要。” |
普度群生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吕洞宾飞剑斩黄龙》:“讲经说法,广开方便之门;普度群生,接引菩提之路。” |
慎言敏行 | |
俗手伶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