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不平的成语故事


抱不平

拼音bào bù píng

基本解释遇见不公平的事,挺身而出,帮助弱小的一方。

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:“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抱不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抱不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率土之滨 《诗经 小雅 北山》: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宋 王禹偁《谢历日表》:“臣闻天道无私,所以运行寒暑,圣人有作,所以恭授民时,聿令率土之滨,共乐同文之化。”
善罢干休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五回:“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,可比他得人心儿,他就肯善罢干休了?”
万缕千丝 宋·戴石屏《怜薄命》词:“道旁杨柳依依,千丝万缕,拧不住一分愁绪。”
化枭为鸠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》:“谨守疆场,绝济匪之源,挫触藩之锐,卒能化枭为鸠,闾阎安堵。”
零敲碎打 毛泽东《<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>的序言一》:“没有一省一县一区一乡的完整的规划,只是零敲碎打地在那里做。”
一言兴邦 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一言而可以兴邦,有诸?”唐·刘禹鍚《唐故相国李公集纪》:“古所谓一言兴邦者,信哉!”
皓首庞眉 清·黄宗羲《<轮庵禅师语录>序》:“余皓首庞眉,叨叨于过去之间,感慨系之,无乃为轮庵之所笑乎?”
晚节不终 《明史 于孔兼传》:“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,不当谥忠恪。”
钻隙逾墙 宋·陈亮《祭潘叔度文》:“此钻隙逾墙之贱,而惧行已之无耻也。”
蠒丝牛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