毁家纾难的成语故事


毁家纾难

拼音huǐ jiā shū nàn

基本解释毁:毁坏;纾:缓和;解除。指捐献家产以帮助国家减轻危难。
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庄公三十年》:“斗穀於菟为令尹,自毁其家,以纾楚国之难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毁家纾难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毁家纾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铁桶江山 赵树理《小二黑结婚》:“村里的干部虽然调换了几个,而他两个却好像铁桶江山。”
天下为家 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。”
门不夜关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郑子产传》:“子产为相三年,门不夜关,道不拾遗。”
汗青头白 语出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忤时》:“每欲记一事载一言,皆阁笔相视,含毫不断。故头白可期,而汗青无日。”
花晨月夕 清 汪汝谦《画舫约》:“花晨月夕,如乘彩云而登碧落。”
用非其人 《魏略》:“三公具赡所归,不可用非其人。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,孙权笑之。”
寻衅闹事
蚌病生珠 高燮《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〈冰雪庐图〉即步哲夫韵》:“嗟哉蚌病乃生珠,诗渐可读消雄图。”
观往知来 《列子 说符》:“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,观往而知来,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。”
月过中秋 明·朱权《冲漠子》第二折:“若遇那铅逢发处须当采,若是那月过中秋下手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