夺胎换骨的成语故事

拼音duó tāi huàn gǔ
基本解释夺别人之胎以转生;换己之凡骨为仙骨。本道家语。后比喻学习前人文学艺术的立意和技巧以创新。也比喻重新做人。
出处宋 释惠洪《冷斋夜话 换骨夺胎法》引黄庭坚曰:“不易其意而造其语,谓之换骨法;窥入其意而形容之,谓之夺胎法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夺胎换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夺胎换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福善祸淫 | 《尚书 汤诰》:“天道福善祸淫。”孔传:“政善,天福之;淫过,天祸之。” |
思贤如渴 |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四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。” |
杯蛇鬼车 | 《水浒传》第九五回:“况我兵惊恐,凡杯蛇鬼车,风兵草甲,无往非撼志之物。” |
惊心破胆 | 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三式》:“故凡欲变风改俗者,其行赏罚也,必使是惊心破胆,民乃易视。” |
密约偷期 |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惊梦》:“此佳人才子,前以密约偷期,后皆得成秦晋。” |
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 | 明·徐元《八义记·张维评话》:“我相公官至下大夫,不知为何,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,我想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。” |
风尘表物 | 《晋书·王戎传》:“王衍神恣高彻,如瑶林琼树,自然是风尘表物。” |
负诟忍尤 | 陈夔龙《梦蕉亭杂记》卷一:“责备之严,诚不足怪。庸讵知当局之负诟忍尤,艰难应付,有非楮墨所能罄者。” |
谈空説有 | |
一尺之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