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经问难的成语故事


执经问难

拼音zhí jīng wèn nán

基本解释手捧经书,质疑问难。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。

出处《后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飨射礼毕,帝正坐自讲,诸儒执经问难于前,冠带缙绅之人,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执经问难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执经问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”
柳娇花媚 《隋唐演义》第二七回:“[炀帝]又选三百二十名风流潇洒、柳娇花媚的,充作美人。”
察己知人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故察己则可以知人。”
蹐地跼天 《诗经 小雅 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,谓地盖厚,不敢不蹐。”
莫此为甚 宋·洪迈《容斋三笔》卷四:“名不雅古,莫此为甚。”
天伦之乐 唐 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:“会桃李之芳园,序天伦之乐事。”
滚雪球 刘玉民《骚动之秋》第三章:“咱们没那个胃口,但可以群策群力滚雪球。”
习为故常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勋戚·沈禄》:“盖承成化以来,滥授冗员,俱以中旨批出,遂习为故常,不以为怪也。”
消息盈虚 《易 剥》:“君子尚消息盈虚,天行也。”
叱嗟风云 宋·陆游《锺离真人赞》:“五季之乱,方酣于兵。叱嗟风云,卓乎人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