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身克己的成语故事


省身克己

拼音xǐng shēn kè jǐ

基本解释检查自身过失,克制自己非分之想。

出处明 钱德洪《王文成公〈大学问〉跋》:“吾党各以己见立说,学者稍见本体,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,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省身克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省身克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藕断丝连 唐 孟郊《去妇》诗:“妾心藕中丝,虽断犹牵连。”
残羹剩饭 梁实秋《穷》:“不曾看见两个穷人抢食半盂残羹剩饭。”
抑郁寡欢 老舍《吐了一口气》:“我是个抑郁寡欢的孩子,因为我刚一懂得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。”
灭德立违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今灭德立违,而置其赂器于大庙,以明示百官。”
不仁不义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 大学三》:“害人与穿窬,因为不仁不义。”
遗音余韵 《宣和书谱 皇象》:“则又见其遗音余韵,得之于笔墨外也。”
拥彗迎门 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祖纪》:“后上朝太公,太公拥彗迎门,却行欲拜。”
唾壶敲缺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豪爽》:“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
踢踢碰碰
井以甘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