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落不明的成语故事


下落不明

拼音xià luò bù míng

基本解释下落:着落,去处。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。

出处马识途《清江壮歌》尾章:“我的女儿,从此下落不明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下落不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下落不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圆凿方枘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辩》:“圆凿而方枘兮,吾知其龃龉而难入。”
和光同尘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
飞蝇垂珠 《旧唐书·白居易传》:“既壮而肤革不丰盈,未老而齿发早衰白,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,动以万数,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。”
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 《癸辛杂识》:“谚云:‘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。’”
满目荆榛 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张全义传》:“蔡贼、孙儒、诸葛爽争据洛阳,迭相攻伐,七八年间,都城灰烬,满目荆榛。”
苟且偷生 宋 王令《与杜子长书》:“令贫无资,身术从礼,有责不敢易。受寒饿死,俱辱先人后,以故苟且偷生。”
温枕扇席 《陈书·沈炯传》:“每跪读家书,前惧后喜,温枕扇席,无复成童。”
衔悲蓄恨 《乐府诗集·蔡琰<琴曲歌辞>》:“伤今感昔兮三拍成,衔悲蓄恨兮何时平!”
事非经过不知难
洒洒洋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