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民害理的成语故事


残民害理

拼音cán mín hài lǐ

基本解释残害百姓,违背天理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。

出处宋·辛弃疾《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》:“州以趣办财赋为急,县有残民害物之罪,而吏不敢问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残民害理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残民害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双斧伐孤树 《元史·阿沙不花传》:“而惟曲蘖是耽,妃姬是好,是犹双斧伐孤树,未有不颠仆者。”
一己之私 宋·李格非《书洛阳名园记后》:“放乎一己之私,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,忽欲退享此得乎?”
瞒天讨价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4回:“这个正合着古语,‘瞒天讨价,就地还钱’,我说二三百银子,你就说二三十两!”
高材捷足 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
摛藻绘句 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文学》:“当时轻薄之徒,摛藻绘句,聱牙崛奇,讥讽时事。”
含垢忍污 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四回:“我为三爷含垢忍污的同牛马落交,却又因亲近牛马,得罪了三爷,岂不大失算吗?”
丹楹刻桷 《左传·庄公二十三年》:“丹桓宫楹。”又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刻其桷,皆非礼也。”
鏦金戛玉
面有愧色
半死梧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