择善而从的成语故事


择善而从

拼音zé shàn ér cóng

基本解释选择好的而遵循;依从。择:选择。
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择善而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择善而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千仞无枝 《水经注·汶水》:“松枞高千仞而无枝,非忧王室之无柱也。”
违天悖人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八卷:“若浚此举违天悖人,可取浚头归苗傅,不然,一有退缩,悉以军法从事。”
心焉如割 《晋书·海西公纪》:“但未亡人不幸,罹此百忧,感念存没,心焉如割。”
耳闻目击 宋·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回刘汀州书》:“仆不佞,于世之杰士仁人,……皆耳闻目击,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,遂得附名骥尾,以诏不朽,岂非幸欤!”
迟疑不定 《易·蒙》“初筮告,再三渎,渎则不告”唐·孔颖达疏:“师若迟疑不定,或再或三,是亵渎,渎则不告。”
勤以立身
疑似之间 唐·陆贽《论叙迁幸之由状》:“断速则寡恕于人,而疑似之间不容辩也。”
窥觎非望 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然以雄武专朝,窥觎非望。”
声势烜赫 清·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第一卷:“有文觉禅师者出都,声势烜赫,骑从如云,道出袁浦,兖豫二州方便大僚率属郊迎恐后。”
乌云密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