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己复礼的成语故事

拼音kè jǐ fù lǐ
基本解释克:克制。儒家指约束自己,使每件事都归于“礼”。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克己复礼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克己复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绠短绝泉 | 南朝 宋 谢灵运《陇西行》:“柱小倾大,绠短绝泉。” |
言多必失 | 《鬼谷子 本经符》:“言多必有数短之处。” |
家散人亡 | 明·华阳散人《鸳鸯针》第四回:“谋为举人急些也罢,若进士就迟一科也得,何必恁急急倾一家、补一家的?萧掌科被他弄得家散人亡,我却比他还便宜两个人。” |
热心肠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78回:“你娘好人,有仁义的姐姐,热心肠儿。” |
夫荣妻显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玉簪记·合家重会>》:“恨当初鸾只凤单,喜今日夫荣妻显。” |
侯门似海 | 唐·崔郊《赠去婢》:“公子王孙逐后尘,绿珠垂泪滴罗中;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。” |
群星璀璨 | |
敦煌五龙 | |
烟雾腾天 | |
百不得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