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毫无犯的成语故事


秋毫无犯

拼音qiū háo wú fàn

基本解释秋毫:动物秋后新换的绒毛。比喻十分纤细之物。形容军纪严明;对百姓无丝毫侵犯;也形容为人清正廉洁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大王之入武关,秋毫无所害,除秦苛法,与秦民约法三章耳,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秋毫无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秋毫无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判若两人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回:“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,本是何等通融、何等迁就,何以如今判若两人?”
急急如律令 唐 白居易《祭龙文》:“若三日之内,一雨滂沱,是龙之灵,亦人之幸。礼无不报,神其听之!急急如律令。”
孳孳汲汲 明·刘基《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序》:“故孳孳汲汲,不遑自己,仰驰光而兴慕,俯逝水而长怀……将奚为而可哉。”
攀高接贵 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一折:“不是我攀高接贵,由他每说短论长。”
佛头著粪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崔相公入寺,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,乃问师曰:‘鸟雀还有佛性也无?’师云:‘有。’崔云:‘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?’师云:‘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?’”
镂冰炊砾 语出宋·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炊沙作糜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
自取其咎 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此乃学生考究不精,自取其咎,非圣太子之过也。”
寥寥数语
临患忘利
惠心妍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