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端大事不糊涂的成语故事


吕端大事不糊涂

拼音lǚ duān dà shì bù hú tú

基本解释喻指办事坚持原则。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。

出处《宋史·吕端传》:“太宗欲相端。或曰:‘端为人糊涂。’太宗曰:‘端小事糊涂,大事不糊涂。’决意相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吕端大事不糊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枯株朽木 宋 陈亮《又癸卯秋书》:“如亮已为枯株朽木,与一世并无所关涉,惟于秘书,不敢不致其区区耳。”
假以辞色 明 归有光《沈贞甫墓志铭》:“贞甫为人伉厉,喜自修饰,介介自持,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。”
放虎自卫 晋 常璩《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》:“此所谓独坐穷山,放虎自卫者也。”
遗风余象 宋 司马光《投壶新格》:“古者壶矢之制,揖让之容,今虽阙焉,然其遗风余象犹仿佛也。”
东偷西摸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0回:“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。”
终始如一 《荀子 议兵》:“虑必先事,而申之以敬,慎终如始,终始如一。”
捏一把汗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4回:“范訇等在关上,看见督戎追斐豹,慌捏一把汗。”
公平无私 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法令至行,公平无私。”
殷民阜财 汉·扬雄《法言·孝至》:“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,明道信义。”
连类龙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