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祸就福的成语故事

拼音bì huò jiù fú
基本解释避开凶险,趋向幸福。
出处先秦 商鞅《商君书 定分》:“万民皆知所避就,避祸就福,而皆以自治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避祸就福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避祸就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谦谦君子 | 《周易 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 |
南来北往 | 宋 叶适《修路疏》:“南来北往,何忧带水拖泥;朝去暮来,不到撞头磕脑。” |
饮冰食檗 | 唐 白居易《三年为刺史》诗:“三年为刺史,饮冰复食檗。唯向天竺山,取得两片石。” |
失败乃成功之母 | |
一面之词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,杨仪等必投魏矣。” |
患难相恤 | 《河南程氏文集》第11卷:“度乡村远近为伍保,使之力役相助,患难相恤,而奸伪无所容。” |
仓卒之际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文士传》:“天下大乱,豪杰并起,在仓卒之际,强弱未分。” |
遭倾遇祸 | 《楚辞·刘向〈九叹·远逝〉》:“遭倾遇祸,不可救兮,长吟永欷,涕究究兮。”王逸注:“言己遭倾危之世而遇患祸,不可复救,故长叹歔欷而涕滂流,不可止也。” |
爆竹筒子 | |
品目繁多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