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鳞一爪的成语故事


一鳞一爪

拼音yī lín yī zhǎo

基本解释原指龙在云中,东露一鳞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
出处唐·高仲武《中兴闲气集·苏涣》:“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一鳞一爪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鳞一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道长论短 丁玲《三日杂记》:“车子转动的声音扰成一片,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,娃娃们跑来跑去,喊着妈,哄笑着,闹成一片。”
竭力虔心 南朝梁·萧衍《游钟山大爱敬寺》诗:“始得展身敬,方乃遂心虔。”
看风行事 孙中山《民权主义第四讲》:“许多专制国家,都是顺应潮流去看风行事。”
燕雀处屋 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风雨凄凄 《诗经·郑风·风雨》:“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。”
零圭断璧 宋·吴文英《齐天乐·与冯深居登禹陵》词:“积藓残碑,零圭断璧,重拂人间尘土。”
一日九迁 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九:“安上宜官,一日九迁,升擢超等,牧养常山。”
玉石同烬 梁启超《新罗马》:“逆着你来便玉石同烬,顺着你来又鸡犬不宁。”
豪商巨贾 《宋史·食货志下五》:“由是虚估之利皆入豪商巨贾。”
琼浆玉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