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里巴音的成语故事


下里巴音

拼音xià lǐ bā yīn

基本解释下里:乡里;巴:古国名,在今川东一带。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

暂未找到成语下里巴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下里巴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前前后后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1回:“伍星把朱吉利害之言,前前后后一一说了。”
有缘千里来相会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4回:“正是‘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。’”
道路传闻 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“来宾”种种》:“道路传闻,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,摧残合法组织,箝制正当言论,拘捕热血青年。”
破镜重归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细侯》:“破镜重归,盟心不改,义实可嘉。”
鸡飞蛋打 周骥良《吉鸿昌》:“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,那就鸡飞蛋打,不可收拾了。”
敷衍搪塞 《文明小史》第十一回:“抄上几十联,也可以敷衍搪塞。”
抱璞泣血
瞠呼其后 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”
功臣自居 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》:“因为胜利,党内的骄傲情绪,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,……,可能生长。”
蝇头小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