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下屠刀的成语故事


放下屠刀

拼音fàng xià tú dāo

基本解释放:安放,搁置;屠刀:宰杀牲畜的刀。佛教语,劝人改恶从善。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。

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30卷:“只不迁不贰,是甚力量,便见工夫,佛家所谓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放下屠刀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放下屠刀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日异月更 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》:“文字之变,日异月更,不可穷诘。”
失魂丧魄 元 刘唐卿《降桑》第二折:“您孩儿为母不安,这些时衣不解带,寝食俱发,忧凄不止,行坐之间,犹如失魂丧魄。”
分形连气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兄弟》:“兄弟者,分形连气之人也。”
扫地无遗 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。”
沦落风尘 元 苍子安《<竹叶舟>楔子》:“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,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,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。”
大敌当前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汉传》:“大敌在前,而公伤卧、众心惧矣。”
头发胡子一把抓 艾芜《南行记》:“头发胡子一把抓,全不分青红皂白。”
利市三倍 《易·说卦》:“为近利,市三倍。”
片言居要 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立片言而居要,乃一篇之警策。”
脱颖囊锥 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元宵灯宴》:“非画饼,似脱颖囊锥,头角峥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