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君三舍的成语故事


避君三舍

拼音bì jūn sān shě

基本解释舍:古代计量单位,1舍=30里。指退让和回避。
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若以君之灵,得反晋国,晋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避君三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避君三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避君三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东风射马耳 唐 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诗:“世人闻此皆掉头,有如东风射马耳。”
通古达变 宋·王禹偁《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》:“非经天纬地、通古达变者,其文不贵,则文学得其士也。”
分钗破镜 南朝·陈·徐德言《破镜》诗:“镜与人俱去,镜归人未归,当复姮娥影,空留明月辉。”
雕虫篆刻 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。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;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按,“虫”指虫书,“刻”指刻符,各为一种字体。
反掌之易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六卷:“得了两州,心中大喜,不胜矜夸,谓取宋天下如反掌之易耳。”
如斯而已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孙皓问:‘卿字仲思,为何所思?’对曰:‘在家思孝,事君思忠,朋友思信,如斯而已。’”
劚玉如泥 南朝·梁·陶弘景《古今刀剑录》:“董卓少时耕野,得一刀,无文字,四面隐起作山云文,劚玉如泥。”
穷陬僻壤 明·李时勉《北京赋》:“穷陬僻壤,无一物之不遂。”
散发抽簪 三国·魏·钟会《遗荣赋》:“散发抽簪,永纵一壑。”
断事以理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陈义设法,断事以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