谦恭仁厚的成语故事


谦恭仁厚

拼音qiān gōng rén hòu

基本解释指态度谦逊恭谨,为人忠诚老实。

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8回:“今日见宋江谦恭仁厚,愈加钦敬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谦恭仁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谦恭仁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糟糠之妇 元·高则诚《琵琶记·一门旌奖》:“允备贞洁韦柔之德,糟糠之妇,今始见之。”
筑坛拜将 《汉书 高帝纪上》:“汉王齐戒设坛场,拜信(韩信)为大将军,问以计策。”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 第三本》第一折:“计将安在?小生当筑坛拜将。”
袭冶承弓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
四乡八镇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,东南西北,四乡八镇。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。”
洞见其奸 《元史·许衡传》:“李林甫妒贤嫉能,明皇洞见其奸而不能退。”
奉如圭臬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22章:“我治军向来注重养廉养耻,‘扬善于公厅,归过于私室’的明教奉如圭臬。”
门无杂客 《宋书·袁粲传》:“居负南郭,时杖策独游,素寡往来,门无杂客。”
遗惠馀泽
无补于时 宋·苏舜钦《答杜公书》:“今虽能涬然引去,无补于时,亦安是以为嘉事。”
倚倚嚱嚱